「運動」是促進健康的重要方法,也是眾多休閒活動中,一項優質的選擇。美國政府的健康與人類服務部於 1996 年出版「身體活動與健康」報告書,提醒身體活動對健康的重要影響。該報告書整理流行病學文獻後提出,要達到健康的目的,不一定要採取激烈的活動,只要每天增加 150 大卡,或者每週增加 1000 大卡的能量消耗,就可以改善健康狀態。
學校作為教育的場所,其運動設施除了滿足體育課程的需求之外,同時也提供學生及教職員活動以及社區民眾運動的空間。以下就劉田修的觀點,整理出較人性化的運動設施規劃,可作為本調查活動的參考:
一、室外運動場地的人性化規劃
1.
場地方位:
規劃時應避免與攻取得分有關的運動員面向陽光(例如守門員、打擊者、投籃者、舉球員)。一般球場方位如籃球、排球、足球、手球方位應為南北走向,亦即長邊(邊線)指向南北方向,底線則為東西方向;棒壘球場的投捕線以南北走向較佳;室外有池則以東西走向為宜。
2.
看台方向:
視運動項目之特殊性給予大部分觀眾較佳視野作為考量。例如籃球場、排球場之看台應設在側邊;網球場看台則設於底線後方,避免觀眾頭部隨球左右擺動;游泳池若為東西走向,看台應於南北走向,以避免太陽照射和水面反光。
3. 球場面材:
球場基礎工程之品質,往往決定球場之好壞及其使用年限,一般而言,砂石級配層之壓密度要求在百分之九十二以上時較佳,若面材選擇橡膠或化學材質時則其底層以 AC( 瀝青 ) 結構,其密合度較佳;若底層舖設 RC( 鋼筋混凝土 ) 時,除經費較高外,也較容易因熱脹冷縮而拉裂。
4. 球場面材選擇:
PU 面材:可減輕運動傷害,鋪設時除注意底部水泥層之平整度外,另需留意乾燥度與黏著性。 在厚度上以 8~12 厘米為佳。
壓克力面材:為國際認可之硬地網球場之面材,但若使用於籃排球場甚或手球場時,應注意其表 層之磨擦力不宜過大。
合成橡膠面材:在工廠成型,厚度非常一致,不過每兩條間之接縫處得作妥善處理,否則將會有 細縫,甚至於拉開。
紅土球場:常見於網球場,造價不高,但日常的維護保養比較費事,最大的好處是不易造成膝關 節的運動傷害。
跑道材料:目前比較常用之化學原料跑道大體為 PU 類及橡膠類兩種。 PU 跑道可分機器施工與 人力施工,有透水性與不透水性,其特性與造價差異甚大;近年來的奧運會大都採用合成橡膠跑 道,國內已有廠商生產合成橡膠,但有些品質仍不穩定。
球場草地:在運動盛行的國家(尤其是足球)其對草皮種類之選擇相當重視。好品質之草種其根 在泥土層,而其莖甚短,其葉則成細長型,保養得當時,彷彿置身於長毛地毯之上,而且甚為耐 踩。國內較為合適的本土草種為俗稱「斗六草」之品種,常被大量種植於高爾夫球場,作為球場 草地亦屬上品。
二、室內運動場地的人性化規劃
1. 體育館 Gymnasium :
具綜合性功能的中小型 體育館,其主場地地板為了能提供籃、排、羽、桌綜合使用,常舖以木質地板或是化學材質地板,但無法更動,因此若在其上舉辦非體育性活動時,需加舖保護地墊保護運動地板,而大型車輛不能直接開進主場地裝卸展演器具或產品。
2.
室內運動場 Field House :
台灣目前僅有一座,設於屏東科技大學該校由於夏季雷雨多,不適於室外運動,因此特別興建大型室內運動場供學生上體育課及活動使用,其跑道屬 PU 材質而中央田賽場則鋪上木質地板,可提供兩個標準籃(排)球場。
3.
運動中心 Sports Center :
為一運動設施的綜合體,主要作為教學、訓練,及一般運動使用。一般來說常設有溫水游泳池、綜合球場(籃、排、羽)、體適能及有氧舞蹈等設施,再加上一些地方特色。目前台灣並未有較具規模的運動中心,可喜的是台北市擬定在未來數年之內興建 12 座運動中心供市民使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