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水率【 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pervious area 】

都市化的過程中,大量的建築與開發,讓地表透水、涵養水的能力降低,提高了都市洪水的發生率,如 2000 年的象神颱風與 2001 年納莉颱風所引發的大淹水。此外,這也使得大地自然調節氣候的能力降低,導致都市的高溫化。

而建築開發對於水患與微氣候產生如此大的影響,主要的原因就是不透水面的增加,一般較常使用「不透水表面率」( percent of impervious area ,簡稱 IMP )來表示不透水面積的比例。

根據林子平所進行的的都市水循環—地表不透水率的抽樣調查,將不透水面的調查分為以下三個項目:

1. 建築物面積:指的是建築物投影至地表的面積,由於建築構造物阻絕雨水入滲機會,屬不透水面。
2. 頂蓋面積:指裸露土地或人工地面上方具有頂蓋區域的面積,如車棚、有頂蓋之廣場等。
3.不透水鋪面面積:由不透水材料或施工方式所鋪設的面積,如混凝土地面、瀝青路面、不透水性之地磚等。

而透水面則包含以下三個項目:

1. 天然地面面積:無人工覆蓋物的地面面積,如裸露土壤、草地、植栽區、天然水池等。
2. 透水鋪面面積:包括使用像連鎖磚、植草磚等人工透水鋪設面積。
3.人工地盤花園面積:下方為不透水構造物之花園面積總和,如屋頂花園、露台及陽臺上的花園等,因具有雨水入滲功能故屬之。此外大樓中庭下方若為停車場,而其地表之覆土花園亦包含在內。

王振如調查了台灣十三所大專院校發現,整體校園平均透水率約為 40 ﹪,而保水指標值為 0.41 。下面附上其調查表格,以作為參考。

裸露土地面積: ㎡

透水鋪面面積: ㎡

人工地盤花園面積: ㎡

運動場尺寸: 公尺

運動場鋪面: □ 透水 □不透水

跑道鋪面 : □ 透水 □不透水

籃球場: 個 □ 透水 □不透水□有蓋□無蓋

排球場: 個 □ 透水 □不透水□有蓋□無蓋

網球場: 個 □ 透水 □不透水□有蓋□無蓋

其他球場: 個 □ 透水 □不透水□有蓋□無蓋

汽車停車場: 個 □ 透水 □不透水□有蓋□無蓋


 資料來源:

林子平﹙ 2002 ﹚都市水循環之研究—地表不透水率之調查及逕流量實測解析

王振如﹙ 2002 ﹚:大專院校生態環境基礎研究—用電耗能、綠化與保水

綠建築中「綠化量」及「基地保水」評估指標於國民中小學校園之應用-以新竹市為例-鄭明仁、王希智
http://64.233.179.104/search?q=cache:ooF0qelA5CoJ:www.ntut.edu.tw/~wwwoaa/journal/37-1/37-1-36.doc+%E9%80% 8F %E6%B0%B4%E7%8E%87&hl=zh-TW

綠建築—生態環保相關建材網
http://www.fuh3.com.tw/g-build.htm
推動建造透水性都市,化解水患 — 歐陽嶠暉
http://www.gcaa.org.tw/env_news/199810/87102609.htm
都市水之平衡破壞
http://home.pchome.com.tw/life/hatasong/interest.htm
走投無路的水?走投無路的高雄市民?
http://www.wetland.org.tw/about/hope/hope28/28-5.htm
基地保水指標
http://www.cabc.org.tw/cabcweb/cabc/green/%B0%F2%A6a%ABO%A4%F4%AB%FC%BC%D0.htm
都市腎結石調查系列報導
http://e-info.org.tw/issue/against/2001/against-01120601.htm